世界睡眠日(World Sleep Day)是每年3月21日,于2001年设立,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质的关注。进入21世纪,人们对健康意识空前提高,“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”的新理念深入人心,因此,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。据医学研究表明,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,长期失眠会带来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。
充足的睡眠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。
一
报复性熬夜
如果你平常吃宵夜喝酒、打游戏、看视频等,影响到作息规律,就属于报复性熬夜,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极度补偿心理,白天忙碌,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,从而进行补偿。
二
熬夜伤害不可逆
熬夜可能引起反应迟钝、消化不良、免疫力下降、皮肤变差、记忆力减退、易患心脑血管疾病,另外,很多人熬夜后认为补觉就能抵消这些伤害,大错特错,补觉只能缓解疲劳,无法补偿优质深睡眠,熬夜后大脑代谢产生异常,补觉只能做到部分恢复,有些脑区无法通过补觉来恢复,而且,熬夜会扰乱生物钟,通过补觉调整是恶循环。
如果是不得已熬夜,我们要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,有意识多眨眼或看远方,保持心情放松,尽量避免进食,可以喝杯蜂蜜水或降火茶,补充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食物,不可剧烈运动,采用散步等轻缓运动,空闲时小憩或闭眼休息,缓解疲劳,切忌连续熬夜。
三
熬夜交不掉,怎么办?
如果习惯性熬夜,需要从阅读、健身、唱歌等积极活动中选择一个作为长期坚持的爱好,忙碌中小憩、冥想、活动一下,最好是不要带电子产品上床。
四
解决失眠,你的方法对不对?
(1)饮酒
饮酒不仅不会对睡眠有帮助,反而会破坏睡眠稳态,经常喝酒的人更容易失眠、易醒、疲劳等。
(2)数星星
长时间数星星反而会加重大脑负担,增加焦虑感。
(3)听音乐
听音乐需谨慎,有可能影响听力,甚至反而会造成易醒。
(4)进食
睡前 2小时不要进食,晚餐以吃清淡、易消化食物,不宜喝太多水。
(5)沐浴
睡前用温水洗澡、足浴,改善血液循环。
(6)睡眠环境
将环境调整到入睡状态,比方说光线不要太强,温度控制在适合范围等。